首页>>首页新闻动态

回望2017年文物外展精彩瞬间

发布时间:2018-02-09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2017年,文物外展发挥着让国内外民众融通交流、缔结友谊的作用,合作硕果累累。把文物外展作为主要职能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当仁不让地参与其中。记者通过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古山和若干亲历文物外展的工作人员的采访,撷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精彩瞬间,共同回味刚刚过去的不平凡的一年。


中沙两国领导人出席“沙特出土文物展”闭幕式

2017年3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闭幕式。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沙特旅游和民族遗产总机构共同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是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该展览展出的466件(套)考古与文化遗物均为收藏于沙特各个博物馆中的珍品。其中大量文物出土于历代香料之路、朝圣之路沿线,它们是阿拉伯本土文化与半岛内外的东、西方文化之间发生交流和互动的重要物证。


“秦汉文明”展掀起中国主题展览热潮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秦汉文明”展于2017年3月27日至7月16日在纽约展出。该展览参观人次共计355152人,在纽约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纽约时报》评论该展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年来中国文物展览中“视觉冲击力最强、情感最可亲近”的展览。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专门为展览开幕式发来贺词,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康柏棠等中美政府和文化艺术界重要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该展览的展品共计163组282件,其中一级文物82件,遴选自国内13个省区市的32家文物收藏单位。文物种类多,涉及地域广,一级品比例高,这对展览筹备工作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展览工作团队从大量的文献研究开始,确定主题,遴选展品,多次往返各收藏单位开展调研,直到完成文物调集运输至展览正式开幕,长达5年之久。

美方策展人用易于为西方人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秦兵马俑、金缕玉衣等秦汉重器走出国门;同时选用了一些新的文物考古成果,比如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的鎏金铜犀牛、力士俑,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编钟、马蹄金等,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展览期间,主办方推出了专场参观、学术研讨、论坛、学生讲座等一系列配套活动。著名音乐家谭盾为展览专门创作了《色彩交响乐:陶俑》音乐会。


“中马关系:从古代到未来 ”

中马两国友好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2016年12月20日至2017年2月28日,“中马关系:从古代到未来”展览在宁波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是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在中国的首个文物类专题展览,对于中马关系意义非凡。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往来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

此次展览展出了200多件马来西亚附近水域出水的中外历代沉船遗物和富有“娘惹文化”特征的器物,分为“早期海上贸易”“‘娘惹’同化进程”和“全面外交关系”三大篇章,着重突显了中马两国从古至今的和平友好关系,真实再现了两国早期的贸易活动,揭示了中华文化与马来半岛土著文化的水乳交融,更是对新时期“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马两国合作外交美好前景的展望。


“中斯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

再现中斯海上丝路的历史画卷

2017年12月20日至2018年1月20日,“长风破浪——中斯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在科伦坡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举行。在中斯建交60周年之际举办这个展览,对于巩固两国友谊、凝聚发展共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这次展览展出的27件(组)珍贵展品来自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山东青州博物馆,展览通过讲述法显、郑和、锡兰王子与公主等在促进中斯宗教、经贸与文化交流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故事,再现了中斯海上丝路的历史画卷。


波罗的海地区第一个中国文物展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组织策划的“丝路瑰宝”展2016年10月21日至2017年1月8日在拉脱维亚国家艺术博物馆举办。随后该展延展至立陶宛,2017年1月20日至4月18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应用艺术设计博物馆展出。此展是在拉脱维亚、立陶宛及波罗的海地区举办的第一个中国文物展。

展览以“丝绸之路”这一古代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商贸通道的开辟为线索,透过一件件精美的历史文物展示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魏瑞兴和立陶宛文化部部长丽安娜·鲁奥基特-约松一同出席了展览在立陶宛维尔纽斯的开幕式并致辞。据统计,不到三个月时间,展览共接待观众15500人次。


“汉字的历史与美学”,为延续千余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添上浓重的一笔

2016年10月18日至2017年9月1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东京富士美术馆等主办的“唯一的汉字,唯一的美——汉字的历史与美学”在东京、京都、新潟、仙台、高崎等5地进行巡展。5个展场共展出193天,迎来23万观众。

该展精选了中国6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118件(组)展品,一级文物近20%。其中既有反映汉字源流的甲骨、青铜器、刻字兵马俑、秦汉至唐代碑刻拓片,也有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简牍帛书,还有历代名家书法名作等。

展览在设计上除了多媒体的应用,多种语言的声音解读,还设计了观众参与的互动环节,让观众从富有娱乐的“拓片”模拟中感受汉字文化的独特性。日本著名汉字学家阿辻哲次在首站展出期间作了以汉字为主题的演讲,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出席了东京首展的开幕式。中国驻日大使馆还在大使馆外墙对展览进行了宣传。


总结与展望

回顾总结一年的工作,赵古山说,当前应着力加强文物对外交流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在展览合作中应把握主导权,既要合理有效地借助国外主流机构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把好政治关,发挥文物部门的审核、指导作用,实现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国际表达。文物展览应抓住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会议、重大外事外交活动等契机,推动政府、主承办方、使领馆等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新的一年里会尽力积极探索与外国中小博物馆合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推动战略互信、经贸合作,巩固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力量,文物对外交流作为人文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规模与品质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通过合作交流让民众了解中外友好交往的关系,增进国家之间的理解。(高游)


亮宝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liangbao365.com © 2017-2027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博天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7039291号